在巴黎,你或许逛过卢浮宫、奥赛和蓬皮杜,但在20区,还有一座巨大的露天博物馆:
它没有门票,却拥有数以千计的雕塑、纪念碑、建筑艺术杰作。每一个碑铭,都铭刻着19世纪以来法国的精神脉络;每一条小径,都是一段文化回声。
它就是拉雪兹神父公墓,一座文化意义上最深远的“城市记忆林”:
在11区转角,肖邦墓碑前总会有新鲜玫瑰——这位拒绝向俄国沙皇效忠的钢琴家,心脏至今安息在故乡华沙,而巴黎的墓碑下只埋着一捧波兰泥土。

在公墓最古老的区域,莫里哀与拉封丹比邻而眠——这对法国文学史上的双子星,死后依然在巴黎人的安排下相互陪伴。

.....
除此之外:
- 这里还长眠着超过200位法国文化、文学、音乐、政治界的重要人物
- 从王尔德、皮雅芙到肖邦,他们不只是一座墓碑,而是巴黎记忆的一部分
- 超过147位在巴黎公社运动牺牲的“无名战士”,也在这里被悄悄纪念
- 这里还躺着人生像《美杜莎之筏》的浪涛一样短暂而汹涌的浪漫主义大师

每一步,都是一段文学与历史的回声。
“墓园不谈死亡,它谈的是记忆。”拉雪兹神父公墓,就是巴黎写给自己的一封长信。你愿意来听吗?